□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志月
□見習記者劉歡
□通訊員王繼明
8名子女因遺產繼承問題大打出手,社區律師金志方積極參與調解,講法理明事理,促其達成一致意見;收不回欠款向法院起訴,經駐法院公證人員趙市杰訴前調解,原告同意撤訴、重新簽訂還款協議,并辦理債權公證……在湖北武漢,越來越多的金志方、趙市杰參與到矛盾糾紛調處之中。
近年來,武漢市司法局整合社會資源,積極搭建多元解紛平臺,探索形成以人民調解為基礎,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優勢互補、銜接聯動的新格局。
多元主體
街黨工委負責人“三顧茅廬”,胡炳基“出山”,擔綱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個人品牌調解工作。胡炳基退休前任黃陂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善做群眾工作,很有威望。從事調解工作以來,胡炳基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化解街道信訪分流的矛盾糾紛。
積極引導道德模范、鄉賢能人等社會力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像胡炳基這樣的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遍布黃陂區20個街鄉,有力助推基層社會治理。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社會矛盾糾紛日趨復雜、調處難度越來越大,單純依靠傳統方式和司法行政的力量遠遠不夠?!蔽錆h市司法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副處長夏鋒向《法治日報》記者坦言。
為此,武漢市司法局主動和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信訪局等協調,積極建設以人民調解為基礎、各種矛盾糾紛解決方式和手段相互銜接、優勢互補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
武漢各區還結合自身實際,探索完善多元解紛機制。武昌區利用其豐富律師資源,孵化成立由律師組成的調解組織“武昌區睿和天下調解中心”,并引入多家律師事務所參與公調對接、訴調對接。漢陽區則成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開辟訴調對接新模式,打造人民調解為主、法院調解為輔,司法確認賦予強制執行力為后盾的矛盾糾紛多層級化解新格局。
拓展領域
醫院出具的病歷上顯示的孩子性別與麻醉記錄上記載的不一致,剛做完剖腹產的湯女士有點崩潰。院方一口咬定麻醉記錄系醫護人員筆誤所致,不愿出具親子證明。雙方各執己見,矛盾一觸即發。
像這樣的醫療糾紛專業性強、矛盾易激化,傳統人民調解組織調處往往吃力不討好。武漢市江岸區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介入調解,醫患雙方達成和解:由湯女士夫婦帶嬰兒到鑒定部門做親子鑒定,費用由醫院承擔。
江岸區醫調委是武漢市推進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建設的碩果?!霸谠薪煌ㄊ鹿始m紛、醫療糾紛、物業糾紛等領域基礎上,針對新時代矛盾糾紛的新變化,我們積極拓展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覆蓋領域?!蔽錆h市司法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處長黃有鴻說。
今年9月,武漢市司法局、市工商聯聯合印發《關于設立商會人民調解組織的工作方案》,要求全市工商聯系統商會迅速落實,形成具有商會特色的人民調解工作機制。9月26日,武漢市總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揭牌成立。
記者從武漢市司法局了解到,全市現設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71家,涉及交通事故、醫療糾紛、勞動爭議、物業糾紛、婚姻家庭、消費糾紛、旅游糾紛、知識產權糾紛、商會等9個領域。
規范建設
伴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持續完善,武漢市人民調解規范化建設也在跟進。
2018年,武漢市司法局印發方案,開展為期3年的人民調解和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工作。今年7月,按照湖北省司法廳部署,武漢市率先在全省開展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這項工作根據調解員政治素質、工作業績、調解能力、工作年限等情況,評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共四個等級的人民調解員,其中一級為最高等級。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結果將作為獲取相應補貼、參加相應培訓、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為提升調解員能力素質,除常態化開展學習培訓,武漢各區紛紛實施“以獎代補”制度,對調解成功的案件,依據案件辦理的復雜程度、調解難度,為調解員發放相應補貼,進一步調動調解員積極性和主動性。
武漢市洪山區還探索將社區(村)人民調解委員會委員換屆納入社區(村)“兩委”環節工作同部署,努力打造熟悉社情民意、居民群眾擁護的社區(村)人民調解隊伍。
武漢市司法局提供的一組數據反映了人民調解隊伍建設質效——近3年來,全市3489個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解案件184570件,調解成功率99.9%,協議履行率99.4%,防止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糾紛608件。
“通過持續的規范化建設,我市人民調解工作規范化水平得到新的提升,人民調解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穩定、民生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蔽錆h市司法局副局長陳仕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