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申東
近日,寧夏見義勇為基金會對全區20名見義勇為人員及家屬代表進行慰問,同時,12家企業代表向基金會進行捐贈。這是寧夏見義勇為基金會第二屆理事會換屆以來,第三次對見義勇為人員進行慰問。
見義勇為人員家屬代表侯金玲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幾度哽咽。她告訴記者:“在我丈夫閆益軍身患重病的危難之時,是寧夏見義勇為基金會給了我們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p>
2012年12月29日晚,銀川市西夏區發生一起襲警事件。閆益軍開出租車路過時,奮不顧身將手持兇器的歹徒抓獲。2014年,銀川市授予閆益軍見義勇為模范、最美銀川人榮譽稱號。
2019年,閆益軍被查出腦梗、高血壓病,住院接受治療。不幸的是,2020年病情惡化,隨后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丈夫身患重病,無法工作,家里還有年邁、患有糖尿病的婆婆和一個上初中的孩子,全家僅靠侯金玲一人打工維持生計,丈夫昂貴的醫療費用,讓一家人一度陷入困境。
在閆益軍一家陷入困難之時,寧夏見義勇為基金會伸出了援助之手。2021年6月,基金會一次性給予7萬元補助金,并將閆益軍一家列入重點幫扶對象。拿到補助金后,侯金玲還清了因給丈夫看病而透支的信用卡,再也不用為孩子的學費發愁了。
不能讓見義勇為人員流血又流淚。去年,寧夏修訂《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條例》,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規范見義勇為表彰獎勵機制,對涌現出來的見義勇為先進典型、先進分子,做到及時表彰、及時獎勵,確保不遲獎、不漏獎、不惜獎。多年來,區、市、縣三級人民政府表彰獎勵了546名見義勇為先進典型,兌現760余萬元。為333名見義勇為人員及其近親屬累計發放救助幫扶資金370余萬元,為116名見義勇為人員及其親屬解決了醫療、就業、教育、住房等實際困難,對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面對寧夏見義勇為工作政府財政經費支持力度有限、募集資金困難、見義勇為人員權益得不到有效維護等難題,2016年以來,寧夏見義勇為基金會積極與保險公司溝通對接,先后為全區見義勇為人員及親屬購買了人身意外傷害、疾病身故、家庭綜治財產保險。保險機制的建立,大大減輕了表彰獎勵見義勇為人員的財政撥付壓力,拓寬了見義勇為人員幫扶救濟的渠道,增強了見義勇為人員弘揚正氣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