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正常情況下,我們一天收到的工單在1000件左右。而在疫情期間一天超過一萬件,其中疫情類熱線工單占了主要部分?!逼謻|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副主任陳煒煒告訴記者,以城運中心平臺為代表的“城市大腦”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解決市民的“急難愁盼”問題,確保百姓訴求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解決。
三年多來,浦東新區城運中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牢記“要注重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又要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的殷切囑托,通過先行先試、敢闖敢試,站在新時代探索超大城市社會治理新路子的歷史高度,系統謀劃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創新舉措,確??倳浀闹v話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從2019年起,浦東新區迭代升級形成“城市大腦”,至2021年浦東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城市大腦”3.0版本整體上線運行,縱向構建浦東“城市大腦”日常管理總平臺+街鎮智能綜合管理分平臺+居村聯勤聯動微平臺,橫向打造專業部門智能綜合管理平臺+迭代拓展專項應用場景,總體形成智能化應用場景體系。
今年1月,浦東新區城市數字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不斷推動“一網統管”向更實戰、更實用深化。區城運中心通過共享各區域的監控視頻和接入市級部門、區級單位的業務系統,實現50項監管要素的智能發現,城市運行體征增至100多項。以無人機、車載視頻等智能化設備為輔助,形成“云端無人機巡航、高空鷹眼瞭望、街面監控雪亮、現場單兵補盲”的監控體系,提升對城市管理問題的動態監測預警和對重大活動、突發事件的保障能力。同時,推進民情民意感知平臺建設,對訴求實時監測,建立自動推送、自動響應的風險預警功能,描繪“數字化民情地圖”并可視化,細化民情感知能力,進一步完善“群發”“多發”“突發”類工單的預警及跟蹤,充分發揮熱線民情“警報器”的作用。
2022年3月至5月疫情期間,浦東新區共收到新冠疫情類熱線12345工單387195件,主要涉及疫情防控措施、物資保障、隔離點和方艙管理、政風行風監管、企業復工復產等熱點訴求和問題,民情民意感知平臺對重點工單(緊急件、超期工單、國辦轉辦件等)進行了全流程監管,針對市民孕產就醫、血透、化療等緊急需求,進行第一時間告警,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解決市民的“急難愁盼”問題,確保百姓訴求得到快速流轉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