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老百姓亙古不變的期盼;
平安,是人們最基本的民生需求;
平安,更是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的基本前提。
在青海,有一個地方就叫“平安”。這里地處甘青要道,湟水之濱,自古交通便利,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從平安驛、平安鎮、平安縣到今天的平安區,變化的是名稱,不變的是人們對平安的向往。
2021年12月15日,在平安中國建設表彰大會上,平安區獲評“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皣痔枴苯鹱终信频谋澈?,蘊含的是平安區委、區政府以及廣大政法干警、綜治、社區工作者、廣大人民群眾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近日,記者隨省委政法委平安中國建設先進集體(個人)事跡主題宣傳報道采訪組來到此行的第二站——海東市平安區,探尋平安區里的“平安故事”。
黨建引領,激活基層治理“一盤棋”
“‘黨建點亮網絡’讓我們感受到網絡時代的便利,享受到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給老百姓帶來的實惠?!闭f這話的是家住平安區綠緣小區的祁先生。
因為樓下住戶家裝修趕工期,施工隊在夜間仍然進行施工,產生的噪聲影響讓祁先生頭疼不已。祁先生本來打算撥打市民熱線反映情況,但還沒來得及打電話問題就得到解決了,只因他在業主群里發消息埋怨了一下,該情況就被“黨員家庭戶”看到后立即向社區黨組織進行了反饋并得到及時解決。
“像這樣快速解決群眾的大事小情,已成了黨員服務群眾的一種新常態?!逼桨矃^平安路社區黨總支部書記李玲說,平安在全區構建起了“鄉鎮黨委—村(社區)黨組織—樓院(社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基層黨建網格員”為基本框架的五級黨建網格體系,通過黨建引領,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平安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歡告訴記者,近年來,平安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平安建設的指示精神,以“黨建+綜治中心+網格化管理+雪亮工程”工作模式為基礎,全面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平安建設中的戰斗堡壘作用,使黨建品牌與平安建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黨的領導是基層治理的根基。記者了解到,平安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把平安建設作為開展好各項工作的先手棋,充分凝聚工作向心力,納入全區重大發展戰略任務,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督導、同考核。成立以區委書記、區長為“雙組長”的區委平安建設領導小組,下設十個專項組,將工作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每一個環節,為多層次高頻次全方位推進平安建設工作打造了強有力的組織架構。
通過平安建設的持續深化,初步形成了全民參與,合力推進的治理格局,平安建設發出的時代“最強音”響徹平安大地。

青海省司法廳、海東市司法局黨支部聯合活動
智慧賦能,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僅用15個小時,成功破獲一起特大盜竊金店案,抓獲犯罪嫌疑人劉某某,并追回被盜黃金首飾694件?!比ツ?1月,平安區公安局成功破獲特大盜竊金店案,抓獲“黃金大盜”,這背后“雪亮工程”功不可沒。
平安建設是新形勢下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開展的一項舉措,是一項久久為功的持續性工作。在深入推進平安建設過程中,平安區以“雪亮工程”為牽引,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筑牢防控網絡,構建科學精準的治理體系??偼顿Y1014.4萬元的區綜治中心率先在全市實現實體化運行。累計投資1808萬元,完成各鄉鎮、主城區各治安卡口2671個攝像頭安裝工程。投資300萬元,部署216路AR人像識別系統,縱貫全區三級的綜治中心網絡體系,實現一網覆蓋、多網融合,成為全區城鄉居民看家護院的“千里眼”。
去年10月21日,平安區發現1例外來人員輸入性新冠肺炎核酸檢測陽性病例后,將疫情防控作為檢驗社會治理能力的“試金石”,全區481名網格員嚴格按照網格區域,第一時間投身抗疫一線,結合“黨建點亮網格”工程,織密防控安全網,拉緊網格責任鏈,為從嚴、從細、從快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筑牢了“銅墻鐵壁”,從根本上斬斷了疫情傳播,實現了“零傳染”。在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之后,在綜治中心平臺研發部署了人員出入登記管理系統,實時監控274個執勤點人員和車輛出入情況,實現掃碼登記“零接觸”。
“平安區綜治信息平臺建設覆蓋平安區8個鄉鎮(街道),服務12.8萬人。和以前相比,平臺上線后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有效破解了一批制約基層治理的基礎性、源頭性難題,為探索新時代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給出了新思路?!弊哌M平安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邊展示邊介紹綜合治理平臺。
記者了解到,在“雪亮工程”建設的大背景下,2017年12月,平安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臺開始全面建設,2019年年底,平臺完成項目驗收并投入使用。平臺通過對綜治、城管、林業等各類問題的統一采集、受理、協同處理、評價考核的網格化業務功能,實現事件的暢通流轉和全流程閉環處置。通過9+X系統,對綜治組織業務、實有人口、特殊人群、重點青少年、社會機構組織、社會治安、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校園周邊、護路護線九個標準數據內容實現了采集、管理、展示。目前,平安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臺九類數據合計錄入24余萬條,其中實有人口226127條、精準扶貧2560條,中心專職網格員上報問題1125條。
激活平安建設最末梢。在平安建設、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中,平安區正在不斷深化數字化建設,用科技護航平安。
平安區政務服務中心前來辦事的市民
全民參與,共建共治共享平安新家園
“小區里隨時能見到‘紅袖章’,街上有警務室,日常生活有困難、有需求隨時可以找到網格員,居住在平安區我們過得很幸福、很平安,也很舒心?!泵鎸τ浾叩牟稍L,平安區樂都路社區的賈女士贊揚到。
在大多數群眾的心目中,平平安安就是福。平安不平安,群眾說了算,群眾的肯定反映出對治安環境的滿意和放心。
社會治理要面向群眾,也要依靠群眾,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才會更加和諧安寧。多年來,平安區不斷發展壯大群防群治隊伍、創新基層群防群治工作新模式,激發和調動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積極性。
在加強聯防聯治的同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暢通渠道,分類化解,把牢矛盾風險源頭關、監測關、管控關,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穩控在當地,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2021年,共排查矛盾糾紛370起,化解率100%。
重點行業心理服務中心和矛調中心為各類心理健康高風險群體和重點人員排憂解難?!瓣柟庹铡薄盎ヂ摼W+稅務”等一系列便民服務,實現群眾“最多跑一次”?!盎弁\嚒敝悄芟到y徹底緩解居民停車難問題,最大限度方便群眾生產生活出行……隨著一項項平安建設、社會治理務實舉措的推出,隨著以“六無”為載體的平安細胞工程深入推進,平安區各類基層平安創建命名率均達100%,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明顯提升。
在開展基層社會治理中,平安區還將制度機制建設作為開展平安建設的重要抓手,作為規范管理、聯系協商的重要舉措,完善鄉鎮“五室一平臺”,各級綜治中心在治安防控、民生服務、維護社會穩定工作中,做到了按章辦事,有章可循,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
同時,應用專群齊動機制,著力打造“有事好商量”三級平臺建設,全區成立8個政協工作聯絡室、10個界別委員工作室、11個委員工作室、52個社情民意聯系點,做到關注“小問題”贏得“大民心”、聚焦“小切口”服務“大民生”。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楊歡表示,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平安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治理體系現代化、工作布局現代化、治理方式現代化為目標,積極探索具有時代特征、市域特點、平安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努力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為深入實施“五四戰略”、有效踐行“一優兩高”、努力推進“五個新海東”,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平安提供有力支撐。

鐵路安全隱患排查

民警巡邏排查記錄

學生開展心理沙盤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