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寧夏政法系統以人民為中心 讓執法司法有力度更有溫度
銀川市西夏區法院審理永寧縣某商行與黃某某買賣合同糾紛案時,首次采用“無人記錄”庭審方式,解除了人工記錄程序對庭審效率的束縛,僅用時19分鐘;石嘴山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韓林帶頭辦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在該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撒某某故意殺人、虐待一案時當庭發表公訴意見;發生輕微交通事故,通過“交管12123”App拍照、填資料、上傳,一部手機輕松搞定,極大提升了群眾“快處快賠”的速度;西夏區優化整合各類社會治理力量,建設了全區首家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實現訪、調、訴、審“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一條龍服務”,“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調解中心隨即在全區推廣……
進入新發展階段,寧夏政法各部門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圍繞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強化訴訟權益保障、促進執法司法公正高效、優化法治化營商服務水平等10個方面推出55項辦實事舉措,把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清單”變成政法機關的“辦事清單”,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全力打造“服務有溫度、辦事有速度”的政務服務,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能動履職 執法司法守護人民美好生活
2018年2月,銀川的丁某、李某某與南寧的鄭某某、黃某某、農某某協商制售假藥,由黃某某將中藥材研磨成粉加工為男性保健中藥制品,郵寄給丁某和李某某,丁某、李某某通過網絡銷售的方式向全國20多個省市和境外國家(地區)進行銷售。截至2019年7月,丁某、李某某等人銷售假藥金額共計758萬余元。2020年8月,銀川市金鳳區人民檢察院向金鳳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指控丁某、李某某、農某某等人分別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訴請判令丁某、李某某等人共同支付假藥銷售價款3倍的賠償金,共計2200余萬元。2021年7月2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對檢察機關訴請銷售價款3倍賠償金2275萬余元的主張予以支持。
2021年,寧夏檢察機關持續推進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聚焦食品藥品生產流通監管活動開展專項監督,立案辦理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198件,起訴危害食藥安全犯罪33人。寧夏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守護群眾美好生活的相關舉措,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點贊。
近年來,寧夏政法系統對食品藥品、公共衛生、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安全生產、勞動保障、城市管理、交通運輸、金融服務、教育培訓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開展集中專項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群眾稱贊。
陽光司法 讓執法司法有力度更有溫度
“8000多元工資,雖然錢不多,但是能夠執行回來,對于工薪階層是莫大的鼓舞。這樣的執行工作值得全國推廣?!?月11日,金鳳區法院開展“春耕行動”涉民生案件執行行動,寧夏法治報記者通過快手、抖音、視頻號等多個平臺進行現場直播。行動共查封場所5處,執行完畢1案,終結2案,執行到位31090.26元。各平臺累計超過110萬人次觀看,6萬人次點贊。
“春季驚雷”“驚蟄行動”“春耕行動”……今年開春以來,銀川市西夏區、賀蘭縣、興慶區、靈武市、金鳳區等5家法院主動與互聯網聯動,借助媒體傳播優勢,為執行工作營造輿論氛圍。網絡直播不僅增強了執行行動對失信被執行人的威懾,還對網民進行了普法宣傳,提升了法院形象。其中,興慶區法院開展涉民生案件專項執行行動,金鳳區法院向區內執行工作先進法院發起“挑戰”,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
“執法司法全程直播,倒逼干警在開放、透明的環境下公開、規范執法的同時,也讓直播成為全民普法的有力途徑?!弊灾螀^黨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執法規范化程度越高,法治權威和法治信仰就越能在全社會形成,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獲得感和安全感也會越強。隨著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落實到每一項執法活動、每一個執法環節,這種正相關效應也會愈加彰顯?!?/p>
讓執法司法權在陽光下運行,是政法機關深化改革的應有之義。寧夏全力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貫徹落實,已實現“透明化”執法,執法公示“全覆蓋”;“可回溯”管理,執法活動“全留痕”;“專業化”監督,案件審核“全要素”,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進一步加強,全區行政執法效能、執法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全力回應 不斷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
“同志,我想出國,怎么辦護照呢?我女兒在美國伯明翰,已經懷孕8個月了,又是高齡產婦,公公婆婆相繼去世,身邊急需有親人照顧?!便y川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工作人員考慮到辦事老人年齡大,耐心細致地為其講解所需材料,避免其因缺少材料多跑路。次日,老人和老伴遞交了申請,工作人員核對材料后迅速完成受理。
這是銀川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不斷推進“365天×24小時”受理辦理制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生動實踐。近年來,全區公安機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適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新期待。2021年2月11日起,全區公安機關實行政務服務事項“365天×24小時”受理辦理制度,解決長期以來“上班沒空辦、下班沒處辦”等企業群眾辦事的堵點痛點。
人民有所呼,服務有所應。寧夏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深化政法公共服務改革,提升執法司法水平,切實惠及群眾。2021年以來,全區法院不斷提升訴訟服務水平,構建廳網線巡訴訟服務格局,開啟“線上線下”雙通道,為群眾提供立體化、無障礙、智慧型便民服務。制定矛盾糾紛訴前調解與訴訟銜接辦法,做到群眾需求在哪里、訴訟服務跟進到哪里。全區司法行政系統深化律師制度改革,開展律師參與企業合規管理、刑事辯護全覆蓋等工作。全區20個檢察院建成標準化檢察聽證室,聽證網絡直播讓公平正義看得見、聽得到。全面啟動律師互聯網閱卷試點工作,律師閱卷從“最多跑一次”升級為“一次不用跑”。全區檢察機關圍繞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確定的21項檢察為民重點任務,全面正確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用心用情解決關系群眾切實利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深入開展“司法救助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專項活動,持續加大對農村地區因案致貧、因案返貧的被害人及其近親屬司法救助力度,做到“應救盡救”“應救即救”。持續推進、深化落實“四號檢察建議”,加強窨井蓋管理,制發檢察建議42份,督促維修更換存在安全隱患的窨井蓋2382個。積極維護特殊群體合法權益,針對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出行“無障礙環境建設”,開展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行動。